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举,大兴土木,需要各种水泥新品种。
1954年人民政府创建中国有史以来**个水泥科研机构,当时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开发水泥品种。工作从仿造外国产品着手,逐步走上理论研究和自主开发的创新道路。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已开发出六十多种特种水泥,部分品种获得推广应用,满足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
作业现场的湿度、温度影响。化学方法,使用膨胀水泥或铝粉,其膨胀效果取决于作业现场的湿度、温度,并且铝粉掺量甚微,分布不匀。因此,物理膨胀的灌浆料,在湿度、温度等条件难控制的作业现场更可靠。
也有专家指出,作为淘汰落后产能首当其冲的行业,2011年将有接近一成的水泥产能被淘汰,去年曾出现的“淘汰落后产能行情”或将重演。
按照中国建材流通协会全年水泥产量为21.4亿吨的预测,那么今年水泥行业的落后产能淘汰比例在7.16%左右。而即便是2010年比较低的淘汰比例(4.9%),也导致了2010年下半年水泥价格的大涨,以及去年全年和今年一季度水泥上市公司业绩的爆发。业内人士预计,由于供需形势进一步改善,今年下半年水泥价格同样会有明显的上涨反应。
控制灌浆料性能所依据的指标,是实验室条件下的检测结果。当灌浆作业条件与实验室检测条件不符合时,灌浆料的性能将出现差异。性能差异大时,将影响灌浆质量。因此,灌浆应遵守相关的作业规程,尽可能使作业条件接近生产厂家在实验室检测的条件。
优质和劣质的灌浆料,在实验室检测的结果可能不相上下。然而,灌浆作业现场的条件,经常不符合实验室条件。多数灌浆料的质量,是在超出实验室条件的范围比
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种水泥发展的新局面。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特种水泥的研究开发由政府行为转变成政府引导下的市场行为。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研究开发与生产应用密切结合,加速了新产品研发,老产品不断更新。在对外开放形势下,特种水泥标准与国际接轨,推进了品种的扩大和质量的提高。
近代水泥生产技术和生产理念的更新,对特种水泥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水泥生产技术转向先进的新型干法,大大提高了特种水泥的生产技术水平;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促使特种水泥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应用进入更高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