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国外灌浆料陆续进入中国建筑市场发表时间:2014-08-12 08:11 由于本月各大企业水泥和熟料库存快速下降的推动,华南水泥市场近日进行了今年九月初以来的第三次涨价。除海南以外,此次涨价的区域几乎覆盖了广东、广西和福建等省区在内的整个华南地区。广东省珠三角地区PO42.5散装水泥的涨幅达30元/吨左右,本月累计涨幅己达70元/吨以上。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国外灌浆料陆续进入中国建筑市场,如美国的五星牌、香港的GJL 等品牌。由于其价格昂贵,后逐步被国产灌浆料所代替:如C目前工商部门已经要求该店进行整改并进一步接受调查取证。在调查过程中,达芬奇杭州店还被发现没有获得消防许可证,随后该店被消防部门停业查封。 另据了解,负责达芬奇家居进口的上海一家公司出现“一日游”的共有11批国产家具,涉及的金额为727320美元。 ◆浙江暗访回放 12个品牌13件实木家具 没一件“全实木” 家具市场乱象由来已久,除此次达芬奇家居被曝光外,其他虚假标注、虚假宣传现象也在家具市场泛滥。 今年1月,浙江省消保委、浙江省家具与五金研究所的工作人员组成的实木家具市场调查组,从杭州7大知名家居市场购买了13件“实木家具”,包括衣柜、餐桌餐椅、电视柜、茶几等。然而结果令人咋舌――128家经销商有99%以上无法提供家具说明书,13件家具经检测没有一件是“全实木”的。GM、SDA - 666等。国产灌浆料和进口灌浆料相比较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价格仅为进口灌浆料的1 /3。同时也存在明显的质量差距: 相对新拌料体流态效应较差,保塑时间偏短,且大多数伴有微型气泡。强度较差,尤其是早期强度效应,一般只相当进口灌浆料的一半。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但给施工带来一定难度,在某种特定条件下,还会对工程质量,工程进度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目前,广东水泥价格已经恢复至上半年的水平。本轮涨价潮的来临,标志着自年初开始笼罩在华南水泥行业头上的沉重库存阴霾烟消云散,为即将到来的旺季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使企业增强了信心,目前,已是华南水泥行业淡旺季转折点,时机十分重要。根据多年华南水泥巿场需求的分布特点,四季度是华南水泥旺季,季度水泥需求量占全年需求量的比重达三分之一以上。 |